總是在路上看見電動三輪車,能拉人還能載貨,成為很多人務農、務工必選的生活工具。
在電動三輪車行業,金彭是佼佼者,其龐大的銷量和遍布全國的銷售網點,使其產品遍布全國各地。
今年,電動三輪車行業整體低迷,但金彭依然保持著其他同行所沒有的增長勢頭,到底怎樣才能實現逆勢增長,看看金彭集團副總裁張劍是怎么說的。
“沒有好產品,任何發展都只是個夢”
市場在細分。電動三輪車經歷了2011-2014年的高速發展,近兩年已經進入成熟期,這意味著行業有了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洗牌的危機。而消費者需求也在不斷變化,三開門、休閑款、篷車等,在市場的洗禮中,產品正在積極完善和升級。
隨著土地的流轉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,以前是市場主力車型的三開門產品,市場總量將會逐漸趨于飽和,這不是產品本身的問題,而是來自于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自然選擇。
篷車由于諸多產品質量問題,給消費者造成很大的負面印象,而其產品本身的特殊結構,使其交通事故率較高,極易受到政府的管制,從而也影響到篷車的后期持續發展。
休閑款可能將會是后期市場的主要車型,電動三輪車最初起源于農村和城鄉結合部,而農村市場的深耕,也使得農村市場過度開發,城鎮將會是未來電動三輪車企業的重點開發市場,不再需要拉貨載重,休閑款自然會暢銷于市。
此外,低速電動汽車無疑將會是一大趨勢,其大勢所趨毋庸多言,環保、價廉、質優將會是低速電動汽車的未來著力點,也將會是市場的主要競爭點,但受制于政策不明朗,目前還是鏡花水月。
金彭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中,在2016年開始引進華為產品線模式,不斷完善產品結構、豐富產品庫,造消費者需求的車,并加強研發水平,造更加優質、更具性價比的產品,使產品更好用,也更接地氣。
“不是消費者沒有需求,而是企業沒造出好車”
消費在升級。電動三輪車企業從作坊到規模化,從組裝到品牌化,行業在走向成熟,品牌越來越專業專注,但消費者也在不斷成熟,其消費選擇也更多樣、更成熟。
今年,金彭在央視、各大地方衛視的廣告片、影視冠名和植入等,在高空傳播中占盡優勢;“老爺車大賽”在全國遍地開花,吸引大量消費者的參與,徹底引爆終端市場。
從去年的“重走長征路”,把長征精神傳遞到半個中國,到今年的“老爺車大賽”,讓更多人感受到金彭電動三輪車的優質和企業的溫暖,也改變著人們對電動三輪車的“草根”印象。
從第一代電動三輪車產品,到第三代電動三輪車產品,從起步的重視質量,到現在用“汽車工藝”造車,金彭為行業帶來了一款款經典產品,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。
“回歸產品、回歸消費者,是企業的義務”
企業需轉型。在行業普遍漲價之際,金彭能做到價格穩定。
金彭通過內外相互結合的方式,極力做好成本管控,在各大上游配套體系中形成戰略聯盟,雙方深入合作、共同提高產品質量,實現價格的互利共贏;此外,金彭全面提升內部管理,引進先進管理模式,提高效率、完善工藝,壓縮單品成本,使產品兼具優質和性價比。
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,電動三輪車經歷著第一批、第二批的產品需求更新,以及產品結構的迭代,“老爺車大賽”是面向全行業、全市場的活動,金彭有義務讓消費者用到更好的車,也有義務讓社會更加關注電動三輪車產業,因為這個產業不僅是金彭在努力,而是整個行業都在進步,大家有著同步的目標,那就是讓消費者的出行更加環保、更加便捷。
“堅持做好‘中國制造’,走向世界是必然的結果”
謀大局,成大事。至今,金彭已經完成了江蘇、河北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、天津6個省市的11個生產基地的建設,在產業布局中,金彭用更大的雄心和更遠的眼光,為成為“全球輕型綠色交通工具領導者”而不斷強大自己,充分發揮平臺優勢,全面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。
2017年,金彭代表中國電動三輪車行業首次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,摩洛哥王室代表團、印度駐上海總領事、岡比亞駐華大使先后專程訪問金彭,并就雙方經貿合作達成多項共識……這些,都讓金彭的全球化、多元化戰略具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,未來的金彭,不僅是中國的,也必將是世界的。
“超越顧客期望,成就員工幸福,贏得社會尊敬”,簡單的十八個字,詮釋著金彭的產品、品牌理念。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,才是金彭最終、也是全部的追求。
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場,電動三輪車能夠保持長期的發展和龐大的市場保有量,可見其市場的空間和潛力。而金彭,也在不斷引領行業進步,正如張劍所說:這是金彭的義務,也是金彭的責任。